巨量倉單、新棉豐產、中美貿易戰(zhàn),棉花市場三大利空依舊存在,但也在向好的轉變之中。
1.市場表現
上周(2018年10月29日-11月2日)鄭棉再度下挫,但周四晚上突然放量上漲,因有跡象表明中美貿易關系或出現緩和。若真是這樣,那么1905合約在投資區(qū)域(15500-16000元/噸)就可以介入多頭了。
今日主力1901合約收于15115元,周漲幅55元;1905合約收于15860元,周漲幅20元。
2.影響因素及分析
利空方面:
巨量倉單。本周倉單數量再度下降。截止11月1日鄭棉注冊倉單8854張,折合棉花35.4萬噸(較上周五-0.86萬噸);有效預報1146張(較上周五+491張)。注冊倉單下降說明現在的1901合約價格進入低價區(qū),市場需求方愿意接貨。說明:期貨價格基本落底了。
然而陳棉倉單數量依舊龐大。若是在交割之前,倉單減少至20萬噸以下,市場壓力就會減輕許多,估計期價底部形態(tài)就會顯現。若是大部分老倉單沒有在交割前流出;那么全部壓力會交在1901合約上,底部構筑將延續(xù)至1月?梢灶A見,棉花底部形成將是一個漫長過程。
新棉上市。按USDA估算,2018/19年度我國棉花產量達到599萬噸!比預期的高,與去年持平。另外國內新棉采摘與銷售進度明顯低于去年同期。新棉上市后,新疆棉花收購價出現回落。當前3128B標準品采購成本15300元/噸上下,對應1905合約價格當在15500-16000元/噸。
最后是中美貿易戰(zhàn)。前期打壓市場關鍵因素就是中美貿易戰(zhàn),昨日突發(fā)消息稱:特朗普與習近平進行友好且建設性通話。這為兩國領導人于11月30日的G20峰會上見面奠定良好基礎。如果中美貿易關系走向正常,那么棉花下游消費將得以恢復。否則會沉重打擊服裝出口訂單。
利多方面:
利多因素均是從長期角度推測的。首先,產需缺口是上漲的原動力。據USDA數據,2018/19年度我國棉花產量599萬噸,消費量926萬噸。產需缺口達327萬噸。如此本年度期末庫存將出現大量消耗。其次,國儲庫存需要補充。今年國儲共拋出251萬噸;估計庫存還剩下300萬噸。若明年再拋售200萬噸;那么國儲僅剩下100萬噸。這就需要從市場中采購,以補充庫存。最后,全球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(tài),期末庫存亦出現下降。據USDA數據,近5年全球棉花庫存從2339萬噸下降至1625萬噸。
3.結論及策略
或許棉花最黑暗的基本面已過去,因三大利空出現向好的一面轉化的可能。冬季是棉紡企業(yè)采購的旺季,這將是市場的第一推動力;若國儲補庫,那么將增強市場上行動力。關注1905合約構筑底部可能。 |